从2021年9月份开始正式跑步,到现在10公里的距离对于我已经不是问题了。我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是:每次跑多远?每周跑几次? 在开始跑步之初我就收藏了好几个与跑步相关的公众号,并且购买了超过10本以上与跑步相关的书。毕竟我已经不是懵懂少年,做事情不会再莽撞和盲目。但即便是这样,每次跑多少公里?每周跑几次为宜。仍然是一个不解的答案。 多数公众号认为隔天跑步最不同意受伤,每次跑步的跑量也不宜过多,日常跑步控制在3-5公里就可以了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受伤,而且有助于身体的恢复。 可我们明明看到、听到很多人坚持每天跑步,甚至每天跑步超过10公里。他们也没有抱怨说身体受伤、或者体能无法回复啊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能够跑完马拉松那42.195公里,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。而完成半程马拉松则是很多跑者长时间无法达成的目标。 可你有没有听说过超级马拉松? 什么是超级马拉松? 超级马拉松不仅在距离上是马拉松的2倍、3倍甚至更多,而且绝大多数赛段都是山路,甚至要穿越没有路的巨石和沟渠。持续跑动100公里是人能干的活吗?持续跑120公里、168公里呢?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一个能够在平路上跑5公里的人,在上坡的山路上他能够跑1公里就算不错了。何况是100多公里! 但是,世界上还真就有这项运动,还真就有很多人热衷于参与这种运动。 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。常规的对于跑量的测评方式真的科学吗? 我作为初级跑者,似乎没有发言权。 那我就来谈一谈我所熟悉的骑行运动。 自2017年3月左右我开始骑行,到现在已经达到5个年头了,累计里程11000公里。其实这个数字和我的骑龄放在一起并不多,我的骑行过程时有中断。比如现在早起之后的时间安排,我是以跑步为主,而在去年我则是以阅读写作为主。 骑行最为频繁的时间段是在2017-2018年,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早上4点起床都要去骑行。偶有出差或其他事情耽误了,还要在第二天加大骑行量,才能满足自己对运动的那种热望。 那么,我那时候的每天骑行量是多少呢? 40公里!还不包括周末。 40公里是个什么概念? 你如果开车上高速,通常40-50公里会有一个加油站;如果你在市区开车,40公里差不多要花掉你一个小时的时间。 每天早上骑行40公里?好多朋友第一次听说后的反应:你得注意身体,别运动过量了! 这如同现在,当我聊起跑步,有的人会说:你得注意膝盖,跑步伤膝盖。这时候我都会假装不经意的问他一句:“你也跑步?”回答绝对是否定的。然后我再弱弱的再追问一句:“作为一个从不跑步的人,你哪来的自信,要去指导一个经常跑步的人该如何跑步呢?”结果,我就是那个经常把天聊死的人。 回到骑行,对骑行最大的一个一个误解(当然也是来自从不骑行的人),就是认为骑行会有害前列腺,甚至有人认为骑车久了会影响性功能。抱歉,我把话题聊的有些尴尬了。但是基于对骑行运动的热爱,我必须要更正这些谬论。而且要明确的大声告诉他们:恰恰相反! 至于骑行和跑步都会改善睡眠、治疗抑郁等等那些常见的好处,我就不再重复了。 我要谈的是,跑步、骑行,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修行之旅。 我把它称为“孤独的修行之旅”。 为什么要加上“孤独”二字?因为对于我来说,无论跑步还是骑行,从来都是我一个人的事情,我不需要陪伴,甚至也不想与人同行。 过去骑行的时候,也常会在路上遇到其他骑友,我一般都会跟他们打个招呼之后,就故意放慢或者加快速度,与他们远离。 不是我性格孤僻,而是我要保守我这难得的独处时间。 我从事的是一个天天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,对话甚至辩论是工作中的常态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,我更喜欢沉默,喜欢独处。 这个世界太嘈杂了,这个社会太浮躁了,这个时代太虚伪了。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,给自己独处的时间、独处的空间。否则很容易像是洪流中的落叶一般,旋而不自主、停而不自主、往而不自主。最终堕入泥沙之中,类同于万千过往者的命运。 作者介绍:一约既定,万山难阻:刘卫国律师侧记 联系电话:1351861066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