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】 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长达七年,期间纣甚至把文王的爱子剁成肉泥来骗他吃下,以证明他并非民众所颂扬的那样圣明。在那样一种生命垂危,家国罹难的危机环境下。周文王都经历什么?又是如何熬过来的?缺少详实的记载。但是就是在被囚羑里期间,文王演八卦而做六十四卦,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。在那样一个语言、文字、史料都不甚发达的年代。《周易》的卦辞和爻辞其实也起到了一定的记录历史的作用。 据史料记载,《易》有三种: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和《周易》,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《周易》。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《周易》的排序和卦爻辞在历史上的受重视程度。当下的国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,误以为《周易》就是一部算卦的书。此言大谬!《周易》作为五经之首,为古代文人必读科目,若其仅只是一部卦书,为何古代文人并非人人都会算卦? 那么,六十四卦到底在讲什么?它是一部怎样的书籍?答:国家、社会、君子伦理道德之书。孔子为六十四卦做《大象传》,其中阐发个人伦理的有21卦,如“乾”,君子以自强不息;言及家族伦理的有2卦,如“家人”,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;言及社会伦理的有12卦,如“坤”,君子以厚德载物;言及国家者有19卦,如“履”,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。(清)刘师培先生在其《经学教科书》中指出:《易*象传》所言君子当法《易》道以做事耳。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道理,我才将《周易》作为我的《律师自我修养》课的圭臬。 回到文王演八卦。《周易》首卦为乾,坤随其后,继而屯、蒙、需、讼、师、比、小蓄,现在我们讲述到了“履卦”。孔子在《序卦传》中阐述到:有天地,然后万物生焉。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,故受之以屯。屯者,物之始也。此后孔子一路推陈,逐一论证了文王对六十四卦排序的高深和精道。 我们上一卦讲的是“小蓄”,小有积蓄。有了积蓄,就会产生分别,有分别就需要定次序。“履,礼也。礼,人之所履也”(宋*程颐)。“礼”就是规矩、次序,就是人做事情时所要遵循的法度。“履,践也,籍也”(程颐)。履是遵循和凭借。 “履虎尾,不咥die人”:轻轻踩到了老虎尾巴,(由于踩的不重)老虎没有咬人。此卦是说,君子犯险,而以德为基,不失其所常,就不会招致大的危害。 履卦上乾下泽,卦象是高远的天空和大泽相接,茫茫而不可分辨。以此来喻指礼法需谨言而有度,不可偏颇,不能含混。 现代人常误解所谓: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”这句话,认为古代的刑法对于官员没有约束。这同样是近百年来有人恶意歪曲历史所编造的错误认识。古代的“刑”与“礼”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。“礼法”要严苛于“刑法”。如果把“刑法”解读为不许偷盗、奸淫等这类基本禁止性规范,那么“礼法”就包含了祭祀、伦理这样一些较为高端和复杂的社会规范。礼之所以不下庶人,是因为在古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,很难要求底层民众去了解和遵循这些规范。举个通俗点的例子,目前虽然国家禁止土葬,但在很多地区仍存在不火葬而偷偷把逝者土葬的情况。我要说的重点是这些有能力逃避火化的人往往在当地有一些权势,他们不满足于仅只是土葬,还要高坟大墓,圈出一块很大的坟茔,给自己的亲人树一个高大的墓碑。这些人有权势而无文化。这在古代就是不懂礼法的表现,他们不懂得古人所谓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的道理。 我写《律师自我修养》一书,自2021年8月16日发表乾卦,至今已经过去了四个月。期间所遭遇的困难和波折可谓一言难尽。每写一卦,与《易经》相关的古注要翻阅十余本,还要参考儒家、道家与此相关的言论和解读。打字的时候,往往一个生僻字就要翻找几分钟。古代的文人都有一种社会使命感,所谓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 那么作为现代人的律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使命感呢?我的看法是:“小则卫人财资,助益民权;大则驰骋千里,伸冤护命”。我在日内瓦律师公会和台湾静宜大学发表演讲时,曾经说过这样的话:如果你曾经有过侠客梦,就到中国大陆去做律师!
【初九:素履,往无咎。】 “素”白色,质朴的意思。在此处可以引申为“孑然一身,一往无前”。初九位于泽卦的最下端,距离乾卦最为遥远,要达到克己复礼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。但是初九执着坚定、凛然独行,毅然决然要向上升。履卦六三爻爻变(阴变阳),则履卦变为六爻的乾卦。乾卦初爻具有龙德,是为“潜龙”。潜龙者亦为意志坚决,肩负使命之意。 为什么文王谈“礼”不说礼,而用“履”?“履”践行也。必须持之以恒的去做才能行。孔子说:君子即使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,仓促急迫时如此,颠沛流离时也是如此(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)。 我们都说这是一个快餐时代,又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。是指现代人整日忙碌来不及思考,来不及品味生活,被外界各种信息和价值观所裹狎、所吞噬。律师界也同样充溢着一种浮夸、一种躁动。有些网红律师甚至公然教唆:“打人不要打脸,要打人屁股,这样不容易留下证据。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业垃圾?就是因为现代人都不再注重道德修养。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再是修养、学识和对社会的贡献,而是看他的房子、他的车子、他的女子。虽然我们内心都知道这样不对,但是缺乏勇气去对抗这股鄙俗的时代逆流,也缺少“素履而往”的决绝心态。这种境况下,就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,奔走相告。
【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。】 “坦”,坦然。“幽”《说文》“幽,隐也”;《尔雅》:“幽,微也”,隐幽,退藏之意。古代“幽”又与“思”经常连用,幽人也可解读为“深思之人”。 初九爻与九二爻均有向上之志(阳爻其势向上;阴爻其势向下),又均被六三爻所阻。且九二爻是阳爻处在阴位,其上又直接被六三爻所“乘”。(我们之前讲过,“乘”是阴爻位于阳爻之上,有乘虚而入,乘人不备等意思。是一种不正常、不顺利的状况)故此,九二以“幽独”自守的心态,自信而坦然的遵守履道。 我大约10年前开始奔走于大江南北,参加各种研讨会,也亲自组织了不少研讨会。那时探讨主题基本都是围绕法律理论、辩论技巧等具体的职业技能所展开。自2014年起,我开始沉下心来自己搞培训,不仅培训律师所的实习律师,而且开始注重网上授课。近十年的经验总结,让我更加体会到做技能教育易;做伦理教导难。我打算撰写和讲授《律师自我修养》系列课程,已经筹备超过5年了,苦于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。此次尝试用古人修身之范本《易经》来作为我文章的框架,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纠结和退悔。果不其然,文章推出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,有些朋友甚至讥讽我要从律师业转行去搞封建迷信了。但我坚信:路虽远行则必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。
【六三:眇能视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 武人为于大君。】 “眇视”:一只眼睛看;“跛”瘸腿;“武人”粗鄙庸俗之人。在这一爻周文王以一种戏谑嘲讽的口吻问道:瞎了一只眼的人看东西能看清吗?瘸了一条腿的人走路能走远吗?一个粗鄙庸俗的人去当皇帝,会有好下场吗? 六三爻是履卦唯一的阴爻,上下均为阳爻所夹持,其势衰微。并且,六三爻是阴爻,但是位于阳爻之位(一个卦从下往上,一三五为阳位;二四六为阴位)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德不配位的状态。 故此,履卦整体说:“履虎尾,不咥人。”而唯独六三爻说:“履虎尾,咥人”,而且特别强调一句:“凶”。这是对德不配位,不懂装懂,粗鄙而占居君位的人的彻底否定。回顾本文开头我提到的,文王被囚羑里之事,不难猜测这或许是文王对于纣的一种嘲讽,甚至诅咒。这里“眇能视、跛能履、武人为于大君”都是对不讲仁德、不守礼法之人的一种暗喻。 律师是否有必要提升自我修养?律师自我修养的内涵又应该包括哪些?从履卦六三爻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。第一,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的视角和价值观;第二,要始终行走在通往自己目标的道路上;第三,要以仁德来行使手中的技能或者说权利。 我在前文提到的网红律师,他的观点从证据学的角度我们不能说他有错,但是我们都知道他的言论违反了普遍的社会道德和人伦价值,甚至有教唆犯罪之嫌。所以,仅仅掌握法律技能,而不具备起码的公平、正义的道德素养,就如同“眇能视”一样,你看到的都是扭曲的世界。 律师职业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诱惑。我要说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声誉这样显而易见的诱惑,更加需要律师警醒的是“追求胜诉”的诱惑。有时候,为了达成目标,有些人往往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。以至于为了追求胜诉而不惜做假, 《论语*里仁篇》里这样说道:财富与权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,但是如果不以正当的方法取得,君子“不处也”;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,但自己的行为如果没有过错而身处这样的境遇,君子“不去也”(不会设法摆脱这种处境)。
【九四:履虎尾,愬愬终吉。】 “愬”se,恐惧的样子,谨慎之意。意思是说只要谨慎戒惧,最终有吉。 九四爻阳爻处于阴位,亦不在中,不中正。而且接近五爻君位。《周易*系辞》卦的六个爻的爻位有这样的规律总结:“初难知,上易知,二多誉,五多功,三多凶,四多惧”。履卦六三爻和九四爻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。 履卦卦辞“履虎尾”,在爻辞中唯有六三爻、六四爻提到“履虎尾”。六三爻直指“咥人,凶”;六四爻“愬愬终吉”,为何这两个爻之间有这样的区别呢。答案在于,两爻相同之处是均不当位(一个是阳爻处阴位;一个是阴爻处阳位),而差异在于各自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。六三爻阴爻处阳位,德不配位,但其不自知且飞扬跋扈。明明不能看、不能行、是个粗鲁之人,还非要装作自己见多识广、经历丰富、把自己吹嘘成圣人。而九四爻阳爻处阴位,有其才无其位。则谨慎戒惧等待时机,“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(《孟子》),故终吉。 我从事律师职业近20年,期间也多有困惑。每当遇到法律被摒弃、民权被践踏的情形。往往义愤填膺,心急如焚。古人说“徒法不足以自行”,当下社会的弊病就是只注重功利、只讲求效益、只追求结果。空举着“法律”的虚名,而摒弃了社会道德和伦理。当有法官依据所谓的法律判定“搀扶摔倒老人的路人要承担赔偿的责任”的时候,法律就已经沦为一种作恶的手段。 我们作为律师应该如何为这将倾的大厦尽一份挽救之力?我认为图有法律知识和执业技能是不够的。要有道德伦理作为法律正义性的依托。法律可以随意而频繁的修改(这是现状),但是社会的道德论及架构是不容随意删减的。我们常说“恶法不是法”,那么何为恶法?法之外的评定价值又该是什么?难道不值得我们法律人跳出法律的桎梏来认真思考吗?
【九五:夬履,贞厉。】 “夬”,决断。 履卦以至刚之卦乾卦和至柔之卦泽卦的组合,来形容跟随在老虎身后,踩虎尾而不至于被其伤害,这样一种凶险境遇。而九五爻则直接说:刚猛果断地行走,就会引致凶险。 九五爻阳爻处于阳位;又是君位;与下卦九二爻无应(阴爻和阳爻为相应,阴阴、阳阳均为不相应);与九五爻相邻的上下两爻均是阳爻,是一种“敌比”的状态(异性相吸,邻近的两个爻如果有阴有阳就是一种相互亲近、相互吸引的状态,称为亲比;邻近的两个爻同性相斥的情况就称为敌比)。九五爻处于君位然而孤立无援,又性格刚硬、处事果决。故此,会导致凶险。 自恃之人多劫厉,这一点在律师行业中也同样应验。律师行业的特性要求其从业者要有充足的自信,但自信不能发展成自大。自信是一种内心的笃定,自大则是一种对外的张扬。自信者不与人争,自恃者则不懂得与人容让。 这里有一则关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轶闻,有一回林肯在马路上不小心踩到了一位妇人的脚,妇人指着林肯的鼻子大骂,而林肯则一言不发。那时林肯刚刚赢得了一场官司,是从法院出来。恰巧审理这个案件的法官从此路过,他就很惊讶于林肯的沉默。妇人离开后,法官问道:“林肯先生,您刚才在法庭上与对方律师争辩的时候口舌如簧、气势逼人,怎么遇到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妇却一言不发,不置可否呢?你为什么不和她辩论一番呢?”“因为没有人付我律师费呀!”林肯答道。
【上九:视履,考祥其旋,元吉。】 我们回顾乾卦上九爻爻辞“亢龙有悔”,“悔”者,回也。“旋”也是“回”的意思。上九的爻辞是说:回顾自己所行的履道,能够慎终如始,就能够持守最初的吉祥。 《系辞》说:“初难知,上易知。”是指绝大多数情况下,上九爻代表一卦之终,终则有反。所以“易知”。履道之反在于其自省。原因是上九爻与六三爻阴阳相应。故此,高而无危。 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论道:“天地所以能长且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”天地的长久在于其并不在乎自己的长久,所以才长久。圣人甘居人后,众人反而把他推举到前面;(圣人)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,反而不会遇到危难。上九爻高而无亢,反躬亲近六三,所以才有“视履元吉”之说。 (明)来知德说:“履,不处也。”而视履之吉,在于“考祥其旋”。“旋”是回旋的意思,也是周旋的意思。律师职业不仅要擅长与人论辩,还要懂得适度周旋。要懂得何时该收,何时该放。“强弩之末,力不能入鲁缟”《汉书》。如果一味的高歌猛进,早晚有力竭的一天。针对具体案件也一样,追求胜诉是律师的天性,但是胜到哪一个尺度而停止,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得好的。 在合适的时间,停在合适的位置。这样才能够帮助当事人谋取对于他最为有利的结果。在刑事辩护过程中我们常看到知进不知退同仁,当案件出现转机,最有利于被告人的结果已经唾手可得的时候,他还在那里事无巨细的继续按照原有的节奏睚眦必较。结果,把弦绷断了。案子也搞砸了。
【大象:上天下泽,履。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】 把一个卦的所有的爻全部换成与它相反的爻,即阴爻换成阳爻;阳爻换成阴爻。所得到的卦我们称作这个本卦的“错卦”。成语“错综复杂”其实就是来自于易经,分别指卦的四种变化(错卦、宗卦、复卦、杂卦)。履卦的错卦是“地山谦卦”。籍此,我们可以看出作易者对于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变化,研究的多么深邃和奥妙。通俗一点解释:古代的君子之所以崇尚“礼”(履),是因为它的背后蕴含着“谦”的美德。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爻爻皆吉的卦。我们会在此后的文章中论述。
我在前文说过,履卦上乾下泽,预示着天与泽之间茫茫无际,难以辨识。故此,孔子才说:“履。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。”看到履的卦象,君子就知道自己的职责是辨明是非,厘定对错,制定法度,而安定民心、民志。 “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(《论语*八侑》)有人评价道,谁说这个人懂得礼仪呀?什么事都要问别人。孔子知道了回答说:“是礼也。”“礼”在孔子的心目中不是高悬庙堂之物,也不是书写于卷轴典册之中,而是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。从这则故事,我们可以品味出孔子对上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是多么的笃定。 我依凭《周易》撰写《律师自我修养》,自此已是第10篇文章。从“乾卦: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到“坤卦: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继而“屯卦:君子以经纶。”“蒙卦:君子以果行育德。”“需卦:君子以饮食宴乐。”这些都在讲君子之修为,也可以说一名执业律师的自我培养之道。此后进入“讼卦:君子以做事谋始。”“师卦:君子以容民畜众。”讲的是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如何履行职责,与人为伍。“比卦: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”指的是向他人学习,增广智识。“小蓄卦:君子以懿文德。”是谈论律师要懂得沉潜蓄力,守候时机。到“履卦: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”才正式谈到律师提升自我修养的目的,是要肩负起国家和社会对于一个法律人所赋予的使命。这个使命就是“以礼束法”。一言以蔽之:要约束法律在符合公平、公道、公义、公正的轨道上运行。这是这个混沌的时代所交托给我们的责任,也是我们身为律师理当有此担当的一种荣幸。 当然了,我知道,很多人并不认同我的看法,更不赞成我凭借中国传统文化来谈论律师修养的做法。但是,没有关系,我们可以让时间来做评判。孔子说: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。”不被人理解,也应该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,这样才是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修为。也是我写《律师自我修养》的初衷。《诗》曰: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” 刘卫国 1351861066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