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晨跑步,稍感疲累,原因是昨天在日照海滨跑步10公里。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,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连续出差日照已经超过两年。此前,我的爱好是骑行。每次出差都因为无法骑车而感到遗憾,期间也曾尝试过跑两步,但终因体力不支、呼吸困难而无法坚持。那时候,哪怕只跑1公里,对于我也是奢望。故此,两年的日照之行,我几乎从未跑过步。 而上一次去日照,应该是在9月之前。因为从今年9月我才开始正式跑步,而9月的跑步对于我是一次生命中的飞跃:我不仅可以跑步了!而且,从3公里直接步入5公里,紧接着就突破了10公里。 这样一种质的飞跃,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个新天地。从那开始,跑步就成了我日常首选的一项运动。从9月到现在,我的累计跑量已经超过300公里。这当然算不上什么值得炫耀的成绩,但如果我说,这是我一生(成年以后)所跑过的最长距离呢? 是的,这是我成年以后所跑过的最长距离。 对于跑步的慢慢适应,也伴随着对跑步回忆的慢慢挖掘。 此前,我一直是以为自己不能跑步、不适合跑步。所以从来不敢奢望有一天自己能够跑起来。对我来说,不要说10公里、5公里,就连3公里,在2019年之前也是不敢想象的。 可随着对跑步的慢慢熟悉,我早已深埋的有关跑步的记忆也一点点凸显出来。其实,在我的儿童时代,我是经常跑步的。 小时候,我住在大明湖畔,上面有三个哥哥。而我的二哥和三哥都喜欢结交朋友。又因为我们家的院子只住了两户人家,另一户常不在家。我家就成了两个哥哥的同学经常聚会的地方。 那时候,我家的大门洞子里常年挂着用废旧篮球自制成的“吊球”,里面灌满了沙子。大家拿他来练习拳击。还有一项他们很热衷的活动,就是围着大明湖去跑圈。现在想来,我以前从没有计算过绕大明湖一圈有多少公里,但绝对应该在5公里之上。这一点,我很快就会抽出时间,用我的跑鞋亲自去丈量一下。 当哥哥们围着大明湖跑圈的时候,我这个跟屁虫自然少不了在后面一路紧跟。很显然的一点就是,他们几乎是不可能减慢速度来适应我的。答案只有一个,就是我跟着他们的节奏跑完过大明湖绕圈,而且是经常。 我16岁那年,父亲去世。此后,我的生活沦入一段非常低沉的岁月。已经记不清最初的起因为何,但有一段时间,我早上4点起床,出发跑向千佛山。 之所以非常确信,那是在早上4点。是因为当时还在实行夏令时,而有一回我家的钟表要么是拨早了我不知道,要么是没有拨我不知道。总之,当我跑到千佛山下的时候,发觉天并没有像之前那样亮起来。而且,在我上山途中,天依然异常黑暗,我甚至因为黑暗而产生诸多令人恐惧的联想。显然,我早起了不止一个小时。 那时候,我从家(大明湖正南门百花洲旁)门口开始起跑,跑到朝山街开始步行;过了朝山街就一直跑到千佛山下;然后一直登到山顶。这个运动量,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算小。 但是,我跑步的这个能力,随着日后的工作卑微、劳累,和生活中遭遇的各种艰难困苦,被我一点点遗忘。 时间来到2019年年末,我因为一个会议要在上海居住一周。当时最令我兴奋的事情就是会场和住宿的地方都被安排在苏州河边。 那时候,我已经坚持骑行近3年了。我当然不能错过在风景秀丽的苏州河边骑行的机会。所以,第二天一早我就找了一辆共享单车,在河边美美的绕了一大圈。我甚至提前计划好了第二天、第三天的路线。 也怪我多事,我参加的这个会里面不乏业界名流,和一些学术前辈,我想籍此多结交一些朋友。于是在参会微信群里发出了第二天一早相约河边散步的邀请。 不成想,第二天一早碰面时,我邀请散步的计划,被他们改成了跑步。 天!跑步,我怎么可能跑得动! 版主介绍:一约既定,万山难阻:刘卫国律师侧记 |